【转载自生物质燃料交流平台】比尔·盖茨出手!中日联手押注万亿级氢能赛道,中国吉林成关键试验场?
2025年8月24日,比尔·盖茨创立的突破能源公司(Breakthrough Energy)与日本政府正式达成战略合作,宣布将投入巨资推动生物质燃料和绿色氢能技术研发,目标直指日本2050年碳中和计划,并减少对进口化石能源的依赖。这一合作不仅关乎日本能源转型,更可能重塑亚洲清洁能源版图。
技术破局:中日合作新样本根据协议,日本将依托突破能源的国际经验,重点攻关两大方向:
1.生物质燃料替代煤炭:日本计划将农林废弃物转化为生物燃料,替代发电厂和钢铁厂的煤炭使用。中国吉林近期已启动“氢动吉林”计划,与日本在生物质能领域展开深度合作。
2.绿色制氢技术突破:合作聚焦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,日本虽布局氢能十余年,但成本高、基建不足仍是痛点。此次合作将引入中国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经验,例如巨化集团与日本丸红共建的氢能智慧产业园
清新能源作为气化炉成套设备供应商,在设计、生产、安装、调试等全流程坚持自主研发,为央国企、事业单位、上市公司、民营企业等多元化客户群体提供了优质的服务。项目在运行业绩分布在全国各地。
为何选中国?日本政企代表团近期密集访华,8月27日刚在长春与中企探讨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合作。中国凭借:
•成本优势:光伏组件、电解槽产能全球领先;
•市场空间:2025年氢能产业规模预计突破万亿;
•政策支持:吉林、广东等地已出台氢能补贴细则。
挑战与争议尽管前景广阔,业内质疑声未消:
•生物质燃料可能挤占粮食耕地,环保组织警告“碳中和陷阱”;
•日本氢能社会建设进度滞后,加氢站仅200余座,不足规划半数;
•技术商业化周期长,川崎重工的氢能船舶试验刚完成首航。
中国机会在哪里?分析认为,中日合作将形成“日本技术+中国制造”的互补模式:
•中国企业可承接氢燃料电池、储运设备订单;
•吉林等东北省份或成中日氢能示范项目核心区;
•生物质发电灰渣制氢等跨界技术或成新风口。
比尔·盖茨此次出手,不仅是商业布局,更是抢占全球能源规则制定权。对中国而言,这场合作既是机遇,也是倒逼本土技术升级的契机——毕竟,在碳中和这场世纪竞赛中,谁先突破氢能与生物质能的产业化瓶颈,谁就能掌握未来能源话语权。
最热新闻